【华艺国际18春拍】风流清逸 萧疏奔放 | “南张北溥”作品赏析
2018/05/12 10:00 来源:华艺国际 阅读数:6195
张大千与溥儒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位巨匠:张大千精于绘画、鉴赏、摹仿,风格雄犷奇古,被称为“五百年来第一人”;溥儒出身皇室,历经家国之变,避世研学,自成一家,萧疏高逸,人称“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”,二人皆是画坛上的传奇人物。
溥儒与张大千的友谊,始于1927年的春天,自此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交游。当时,经诗人陈三立的引见,张大千在恭王府认识了溥儒。随着来往日久,二人私交愈深,经常一起谈诗作画,有过一段“隔案传画”的逸事。彼时他们的画经常一起在北平的琉璃厂展出,销路甚畅。
1935年8月,北京琉璃厂集萃山房经理周殿侯提出“南张北溥”之说,得到画家于非闇的响应,并以《南张北溥》为题对二人做了对照:“张八爷(指张大千)是写状野逸的,溥二爷(指溥儒)是图绘华贵的,论入手,二爷高于八爷;论风流,八爷未必不如二爷。南张北溥,在晚近的画坛上,似乎比南陈北崔、南汤北戴还要高一点……大抵心畲高超,而大千奇古,心畲萧疏,而大千奔放。”自此,“南张北溥”的称号不胫而走。
张大千
溥儒十分欣赏张大千,曾见张大千的画作《云山话旧》有感而题跋:“蜀客大千居士,天姿超迈,笔似奇逸,其人亦放浪形骸,不拘绳栓,画如其人也。然其细笔则如春蚕吐丝,粗则横扫千军,尽可绘之能事矣。”

张大千 松下观瀑图
镜片 设色纸本
1929年作
361×140.5 cm
RMB:12,000,000-18,000,000
此幅《松下观瀑图》为张大千早年所作巨幅山水,纸本浅设色,署款为“己巳冬日过长椿寺,走笔图此,似寿泉大禅师印正。蜀人张大千”,画幅左下端钤“长椿寺藏”收藏印。
长椿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,建于明万历二十年(1592),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下令敕建,“长椿”二字即出自万历皇帝手书。由于这样的背景,长椿寺规模宏大,香火鼎盛,是明代中晚期的“京师首刹”。1929年张大千往长椿寺参佛,受到了该寺住持寿泉禅师的礼迎,张大千心蕴法喜。长椿寺向有收藏名人字画的传统,31岁的张大千此时已经画名显赫,参佛之后,寿泉法师请大千为长椿寺绘制丹青佳构,张大千笑诺,于是画下了这幅《松下观瀑图》。画面右下端大千以苏东坡一则
广为流传的典故题诗:“笔端突兀走千军,墨落能生万壑云。惭愧东坡乡后辈,却无玉带镇山门。”《松下观瀑图》构图严谨,用笔奔放,水墨淋漓酣畅,气势磅礴,实为张大千早年精品。

张大千 大屋山登高
立轴 设色纸本
1963年作
184.3×95 cm
注:上款人“祖莱七弟”即张大千红粉知己李秋君的胞弟李祖莱。
出版:《张大千画集》第四册53页,1983年1月台北历史博物馆。
RMB:5,000,000-7,000,000
此图是张大千画给红粉知己李秋君的胞弟李祖莱者。张、李二家是两代世交,因此李氏兄妹皆与张大千交好,感情弥深,也是张大千民国时期在上海活动的重要支持者。李祖莱夫妇1948年后定居香港,张大千去国后与李家交往则由李祖莱传递,其在香港举办画展亦皆由李氏夫妇张罗,多年来大千对祖莱夫妇极为倚重。
据张大千好友黄天才介绍,大千作此图时年六十五岁,体力甚健,游兴极高。是年四月大千亲自东来,在香港、新加坡、台湾等地举行画展,同时在香港跟他的长女心瑞见面。所有展览的大小事宜,全都是由祖莱夫妇负责筹办打理;心瑞自四川来港之行,也是祖莱代为接待招呼。大千各地展览极为成功,又和爱女骨肉亲人相见,心情愉快,故有此精心之作,留赠祖莱夫妇以志谢忱。
《大屋山登高》局部
此图题词中所提及的三哥丽诚,曾数度有意自家乡四川来访大千,却因故迄未成行。大千心有所感,遂以年前重九登高之事作成此图,诗中有“系臂萸囊宁辟恶,拊心雁序不成行”,即系对兄弟未能相见表示憾意。大屋山在巴西圣保罗大千精心建造的八德园附近,大千每年重九例必到附近登山,大屋山及摩诘山都是大千常游之处。图中所见大屋山,山势雄伟,风景秀丽,图里扶杖老人应当就是大千自己。
张大千 芍药花
立轴 设色纸本
1951年作
100×47 cm
张大千 观瀑图
立轴 设色纸本
1949年作
117×53 cm
注:上款人李鸿球(1899-1978),字韵清,湖南人。室名海棠书屋,剑花楼,是研究董其昌的著名专家,藏有《石渠宝笈》著录之作二十余件。著《巴蜀鸿爪录》。与张大千友善,后赴台任世界书局总经理。
溥儒
张大千亦曾多次表达对溥儒的敬仰。他认为,中国当代画家只有两个半,一个是溥儒,一个是吴湖帆,半个是谢稚柳,另半个已故去,就是谢稚柳之兄谢玉岑。他在晚年的四十年回顾展自序中还说:“柔而能健,峭而能厚,吾仰溥心畬。”
溥儒 高阁秋思卷
手卷 设色绢本
10.5×166.5 cm
注:溥儒自题签;傅申题引首与后跋。
出版:《南张北溥藏珍集萃》P120,1999年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。
RMB:1,200,000-1,800,000
《高阁秋思卷》为溥心畬早年小青绿山水佳作,山岭杂树,瀑布溪流,茅亭钓叟,楼阁高士,一步一景,设色淡雅,用笔洒落,意境高绝。溥心畬早年山水始学四王,后追摹宋元诸家,尤得南宋院体画之法门,此卷即能寻得其中迹象,见溥心畬早期山水之形貌。
溥儒 隔江帆影
镜框 设色纸本
84×30 cm
出版:
1、《白云堂藏画》(下)P169页,1981年国泰美术馆出版。
2、《南张北溥藏珍集萃》P128,1999年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。
溥儒 秋江泛舟
镜框 设色纸本
29.5×61.5 cm
溥儒 元人画境
镜框 水墨纸本
60×28 cm
溥儒 枫叶小鸟
立轴 设色绢本
91×34 cm
溥儒 蜀山归舟
镜框 设色纸本
106×17 cm
RMB:180,000-250,000